决策预公开详情
关于公开征求《宁波市软件产业突破提升 发展行动方案(征求意见稿)》意见的公告
本次征集开始时间:2024-04-26 结束时间:2024-05-26

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家软件发展战略,加速形成软件新质生产力,全面推进我市软件产业高质量发展,宁波市经济和信息化局牵头起草了《宁波市软件产业突破提升发展行动方案(征求意见稿)》,现面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各有关单位、协会、企业如有修改意见和建议,请以信函、电子邮件或传真形式反馈(请注明联系人和联系方式)。征求意见截止日期为2024年5月26日。    联系人:刘桂微,联系电话:89292064     

传  真:87272657    电子邮箱:1589113857@qq.com    地  址:宁波市宁穿路2001号市行政中心2号楼宁波市经济和信息化局软件与信息服务业处


附件1:宁波市软件产业突破提升发展行动方案(征求意见稿).doc 点击下载
附件2.关于《宁波市软件产业突破提升发展行动方案(征求意见稿)》的起草说明.doc 点击下载

为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落实国家关于推进新型工业化的决策部署和软件产业补链强链工作要求,加快打造以工业软件为牵引的中国软件名城,根据《宁波市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行动纲要》、《宁波市实施数字经济创新提质“一号发展工程”行动方案》和《宁波市加快打造361万千亿级产业集群行动方案》等文件精神,制定本行动方案。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推进新型工业化和考察浙江重要指示精神,紧密围绕制造强国、网络强国、数字中国战略部署,抢抓数字经济发展新机遇,深入实施数字经济创新提质“一号发展工程”,以软件业高质量发展、建设中国软件名城为主题,坚持应用牵引、创新驱动、生态培育的产业发展规律,围绕企业培优扶强、创新提质升级、区域集聚发展、融合应用深化、产业生态繁荣等五个方面,攻坚突破工业软件(嵌入式软件)、全力壮大特色应用软件、谋划布局新兴技术软件,加速形成软件新质生产力,为宁波争创新型工业化示范城市、打造全球智造创新之都、建设数实融合标杆城市提供有力支撑。

(二)主要目标

到2027年,全市软件产业创新水平和发展基础显著增强,打造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影响力的软件名品,培育一批具有核心竞争力的软件名企,建设一批高水平的软件特色名园,形成“产业特色鲜明、创新能力突出、空间发展集聚、应用牵引有力、生态体系优化”的高质量发展格局,力争实现“两倍增、三突破、四提升”。

——“两倍增”:即全市规上软件和信息服务业营业收入规模、亿元以上重点软件企业数量实现倍增。到2027年,全市规上软件和信息服务业营业收入突破1000亿元,亿元以上重点软件企业突破100家,均实现倍增。

——“三突破”:即软件名园(工业软件特色)创建、关键领域软件名企培育和国家级创新载体建设等三个方面实现突破。到2027年,中国软件名园、关键领域软件名企、国家级创新载体均实现零的突破。

——“四提升”:即软件发展能级、企业创新能力、产业集聚水平、产业发展生态等四个方面显著提升。到2027年,规上工业软件营业收入突破100亿元,国家级工业软件产品及工业APP超过20个;软件企业研发投入比重达到10%以上,省级以上首版次软件超过100件,软件著作权登记数超过10000件;省级软件名园达到3个,软件园区产业集聚度超过50%;驻甬高校计算机软件相关专业学生留甬率超过50%,5G基站数量超过5万个,可开放算力规模超过2EFLOPS,软件上市企业5家以上。

二、重点领域

(一)以争创新型工业化示范城市为牵引,聚力攻坚工业软件。加快推动工业技术软件化,围绕“361”万千亿级产业集群培育需求,重点发展研发设计、生产控制、经营管理、工业互联网平台等类型工业软件,培育工业领域新技术融合应用解决方案,提升全国竞争力。重点突破工业设计仿真软件、智能算法、数字孪生、工业机理模型等核心技术,重点支持产品设计、数字仿真、工艺集成、质量检测和加工制造一体化的计算机辅助设计(CAD)、计算机辅助仿真(CAE)、计算机辅助制造(CAM)等研发设计平台,率先突破变压器、电机等细分行业的研发设计系统,模具、压铸等特色行业的设计仿真系统。结合规上工业企业数字化转型全覆盖,优化发展可编程逻辑控制器(PLC)、制造执行系统(MES)、制造运营管理(MOM)、先进计划排程(APS)等生产控制类工业软件,积极培育supOS等工业操作系统及各类行业级、企业级、园区级工业互联网平台与轻量化工业APP协同发展,布局攻关软硬件耦合、存算控一体、云边端协同的新型工业操作系统。面向新能源和智能网联汽车、智能家电、高端装备、智能终端、人形机器人、无人机(艇)等重点领域产品智能化需求,推动有条件的链主企业、行业骨干企业、软件企业联合开展嵌入式操作系统、嵌入式支撑软件、嵌入式应用软件研发攻关,提升产品的附加值和核心竞争力。到2027年,培育研发设计、工业控制等工业软件“名企”3家以上,规上工业软件营业收入突破100亿元,嵌入式软件业务收入突破450亿元。

(二)以深化数字宁波建设为牵引,迭代升级特色行业应用软件。围绕数字宁波建设需求,发展特色行业应用软件,扩大区域影响力。立足港航物流、金融政务、医疗健康、教育培训、跨境贸易等特色行业应用软件现有优势,支持软件企业与应用方联合,加快产品迭代优化和信息技术创新应用,打造一批典型应用场景示范解决方案,培育一批有全国影响力和竞争力的行业应用软件企业。支持基于垂直领域大模型的智能数字人研发,开展在公共服务、营销客服、教育咨询等场景应用,打造智能化、个性化的专业服务。结合信息消费示范城市建设,聚焦文旅商贸、养老居家、餐饮娱乐、共享经济等个人消费重点领域,加快提升软件产品和服务供给能力,形成一批信息消费示范项目,推动新技术、新产品、新模式、新业态快速发展。聚焦网络安全、数据安全以及工控安全等领域,重点突破并推广一批信息安全软件、工控安全软件、物联网安全软件、车联网安全软件,以及相关行业应用安全软件。到2027年,特色行业应用软件业务收入达450亿元,培育特色行业应用软件“名企”2家。

(三)以未来产业发展机遇为引领,前瞻布局新兴技术软件。推动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物联网、5G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在重点行业领域创新应用和平台化发展。面向元宇宙相关领域发展方向,着力突破脑机接口、AR/VR、浮空投影、空间成像、感知与数字化建模、虚拟数字人等前沿关键技术,推进交互终端、系统软件、原创内容集成应用。面向未来智能发展领域,推动GPT、智能驾驶、人形机器人、机器人自动设计编程等通用人工智能技术研发与应用,构建覆盖多学科领域的工业大模型领域基座,重点研发面向制造业垂直行业应用的AI大模型及相关产品。聚焦数实深度融合需求,发展数字孪生,重点突破三维建模与虚拟仿真、大数据分布式存储等关键核心技术,研发一批技术领先、自主可控的数字孪生产品及行业解决方案。聚焦数据价值化发展需求,推进区块链、隐私计算等技术的深度融合,构建具有较强创新能力和自主可控的数据应用发展生态。加快6G、量子信息、类脑智能等前沿领域软件技术在各行各业创新应用,加快催生一批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到2027年,培育有全国影响力的行业专业大模型5个以上。

三、重点任务

(一)企业梯队培育行动

全力培育软件龙头企业,分级培育软件骨干企业,鼓励软件企业上规、上榜、上台阶,大力支持软件企业加速成长。

1.重点打造软件龙头企业。按照“分类遴选、综合扶持、重点服务”的工作路径,聚焦工业软件、特色行业应用软件等细分方向,围绕关键领域软件“名企”标准,动态遴选建立“名企”培育库。对入库企业从产业发展、技术研发、融合应用、金融支持、人才服务等方面给予综合性支持,建立市、区(县、市)经信系统常态化联系服务机制,及时掌握和帮助协调解决企业发展中的突出问题。深入实施“凤凰行动”宁波计划,加强软件企业上市辅导,支持企业在科创板、创业板、主板等多层次资本市场上市,促进软件企业和社会资本有效对接。到2027年,力争培育关键领域软件“名企”5家以上,亿元以上重点软件企业突破100家。〔责任单位:市经信局、市科技局、市委金融办、市委人才办、各区(县、市)、各开发园区管委会〕

2.分级培育软件骨干企业。强化“分级培育、定向辅导、跟踪服务”的工作路径,推动企业走“专精特新”和高技术创新发展道路,壮大我市软件产业的中坚力量。按照创新型中小企业、宁波市“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三级培育机制,强化创建动态跟踪、对标评估诊断、定向政策辅导、专题协调服务等工作举措,加快培育一批主营业务突出、竞争力强的高成长型软件企业,打造一批细分领域专精特新“小巨人”软件企业。加快培育软件企业创新主体,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设立研发机构,加快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壮大软件高新技术企业队伍。到2027年,力争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软件企业达到15家以上,高新技术软件企业达到300家。(责任单位:市经信局、市科技局)

3.鼓励软件企业创设和上规。鼓励工业、服务业企业依托信息化部门成立独立软件公司,通过整合行业软件力量,在发挥已有技术积累、数据资源和应用场景优势的同时,面向优势领域加强研发设计、关键技术和行业应用研究,形成具有市场竞争力的软件产品。推动园区开展联合推介和定向招商,综合用好政策、基金、服务、生态等资源,设立创投引导基金和扶持政策,鼓励在甬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和师生创业,吸引具有自主核心技术的初创团队和大赛获奖团队落地创业。实施软件企业成长计划,建立招引落户-月进规-小升规全程跟踪服务工作机制,培育一批创新型高成长企业,加快推动小微软件企业上规模。到2027年,新增规上软件企业200家。(责任单位:市经信局、市发改委、市投促局、市统计局)

(二)创新能力提升行动

聚焦软件基础理论、核心技术、系统解决方案等攻关方向,构建以产品和应用为导向、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用协同创新的联合攻关体系,积极融入开源生态,推动产业创新能力提升,加快推动软件产业从项目化向产品化业态转型。

4.提升企业创新能力。强化企业软件研发管理能力,鼓励企业开展数据管理能力成熟度模型(DCMM)、软件能力成熟度模型集成(CMMI)、软件能力成熟度评估(CSMM)等资质认证。鼓励企业围绕重点领域,研发经济社会效益显著、主要性能指标领先的新产品和创新应用,开展专利申请和软件著作权登记,支持企业主导或参与国家、行业、团体标准的制定修订。支持软件企业与生态伙伴组建创新联合体,积极参与国家工业软件、基础软件重大攻关项目,争创工信部“揭榜挂帅”优胜单位。引导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探索科技与经信部门联动协同的软件领域基础研究、技术攻关项目动态遴选工作机制,强化应用需求出题、联合体攻坚的协同创新路径。到2027年,通过DCMM贯标企业达300家,CMMI认证企业50家,CSMM认证企业30家,软件著作权登记数超过1万件,软件产业研发强度在10%以上,国家级工业软件产品及工业APP超过20个。(责任单位:市经信局、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市科技局)

5.加强产业创新平台建设。鼓励软件企业与浙江大学软件学院、宁波大学、宁波东方理工大学等高校,联合开展工业软件、基础软件、新一代信息技术等领域基础理论研究、核心算法攻关和关键技术开发。做大做强甬江实验室、宁波工业互联网研究院、宁波数字孪生产业研究院、上海交大宁波人工智能研究院等综合性创新平台,引导开展产学研用对接,协同企业建立技术创新联合体或产业化基地。聚焦制造业“智改数转”、数字宁波重点领域应用,鼓励推动软件企业(行业工业互联网平台)与应用方,构建供需结对创新联合体。打造面向重点行业的集工业软件研发设计、产品验证、测试适配的一体化技术平台,建设工业软件集成验证测试与适配保障平台。到2027年,国家级软件创新载体实现零的突破。(责任单位:市科技局、市发改委、市经信局、市教育局、市数据局)

6.深度融入开源创新生态。支持企业和程序员积极参与国内开源基金会等开源组织,基于国内开源操作系统,开发应用软件和智能终端产品,提高开源社区贡献度和重点开源项目参与度,提升对开源资源的整合利用能力。推动有条件实施开源开放的企业,面向人形机器人、工业互联网、人工智能、智能网联汽车、智能家电、高端装备等领域,牵头谋划部署市场化开源项目,推动以supOS等工业操作系统为底层架构的工业APP开源创新生态加快发展。到2027年,力争在工业软件、基础软件等领域培育一批有全国影响力的开源项目。(责任单位:市经信局)

(三)集聚发展促进行动

持续优化软件产业空间布局,加快软件园区集聚建设,构建重点软件园区、软件楼宇联动发展的格局,依托园区布局软件公共服务平台,提升软件企业集聚度和人才集聚度。

7.打造软件产业核心集聚区。以甬江科创区(数创港)为核心,整合平台载体资源,创新园区资源统筹机制、基金融资机制、专业招商机制、人才培养机制、公共服务机制等,重点发展研发设计类工业软件、生产控制类工业软件和嵌入式软件,打造开源鸿蒙全连接生态。加快扩容板块建设,统筹科创、金融、人才、空间等资源,组建市场化、专业化招商运营团队;组建软件专项天使子基金、创投引导基金,重点投向孵化期、加速期的软件企业,支持重点软件项目招引和并购;探索建立软件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四链深度融合的工作机制;引进一批提供安全咨询认证、底层共性技术攻关、信创适配、商用密码、开源平台、代码托管、测试验证等领域专业服务的企业和第三方服务机构,导入投融资、数据交易、成果转移转化、知识产权保护等产业公共服务资源,提升园区辐射全市的公共服务支撑能力。到2027年,以甬江科创区为载体,建设工业软件、特色行业应用软件集聚高地,园区软件产业规模达300亿元,创建省级软件名园,争创中国软件名园。(责任单位:高新区、市经信局、市科技局、市发改委、市投促局、甬江科创区,市金投集团)

8.推动重点软件园区提质升级。支持以产业孵化培育为核心的海曙甬水桥翠柏里产业园加快发展,重点发展工业操作系统、工控安全、人形机器人、人工智能等软件,建设工业操作系统开源生态。强化产业链招商、创业创新团队招引和项目孵化,加快软件产业和人才集聚。到2027年,园区软件产业规模达100亿元,创建省级软件名园。加快甬江软件园区新建地块建设,同步开展项目招商,积极招引元宇宙、数字孪生等领域优秀团队和项目入驻,到2027年,园区软件产业规模超过80亿元,创建省级软件名园。到2027年,创建省级软件名园3家,产业园区集聚度超过50%。(责任单位:市经信局、海曙区、鄞州区、北仑区)

9.鼓励软件楼宇加快发展。鼓励各地结合软件产业发展规划和地区实际,加快建设以金融大数据为重点的江北软件园、以行业应用软件为重点的镇海国家大学科技园、以大数据及人工智能为重点的北仑云智基地等特色软件楼宇,促进软件企业集聚化、特色化发展。鼓励奉化、余姚、慈溪、宁海、象山盘活存量楼宇,加快发展软件产业。建立全市软件产业园区(楼宇)运营服务能力评估考核体系,按照产业集聚、经济效益、创新能力、配套服务等开展综合评价和分级培育,加大运营扶持力度。到2027年,力争省级以上软件楼宇10个以上。〔责任单位:市经信局、各区(县、市)、各开发园区管委会〕

(四)融合应用牵引行动

以制造业“智改数转”、数字宁波场景应用为牵引,加快打造数实融合标杆城市,助力软件产品研发应用和迭代升级。

10.加快推进制造业转型应用。以“大优强”标杆企业和重点细分行业数字化转型为重点,开展工业技术软件化研发和软件产品迭代升级,推动在研发设计、生产制造、运维管理等制造业全流程智能化应用。持续深化“1+N+X”工业互联网平台生态体系推广应用,积极探索“行业平台+学样仿样”的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模式。以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为引领,加快推进工业软件在光学电子、化工新材料、节能与新能源汽车、高端模具、工业母机、生物医药等标志性产业链中的融合应用,推动链主企业联合软件企业开展供需结对应用创新。到2027年,培育一批具有数字转型平台化服务能力的数字化改造总包商(联合体),打造一批服务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小快轻准”数字产品,创建具有全国影响力的工业互联网平台(项目)30个。(责任单位:市经信局)

11.推动行业应用场景开放。推动政务服务、社会治理、医疗教育、养老服务、交通出行等数字宁波建设领域应用场景开放,支持在政府、国企采购中率先应用首版次软件产品。积极引导现代服务业、现代农业等重点领域用户支持信息技术创新应用,评选优秀典型应用案例,推动各行业软件产品首购首用。加强行业主管部门在需求侧的示范引领,推动纳入《宁波市优质产品推荐目录》的软件产品在我市大工程、大项目、新基建中的应用。加快推进电子商务平台、共享生活服务平台等发展,带动新零售平台、生活服务平台等新模式、新业态加快发展,培育新兴信息服务平台企业发展。到2027年,打造港航、商贸、文旅、金融等重点领域数字化标杆场景10个以上。(责任单位:市数据局、市发改委、市市场监管局、市商务局、市财政局、市国资委等市行业主管部门)

12.深入推进软件产品应用推广。加大首版次软件市场推广应用力度,以工业软件、特色行业应用软件、新兴技术软件等领域为重点,遴选认定首版次软件产品,发布市级重点首版次软件产品应用推广目录,推行首版次软件产品综合创新保险。组织开展重点领域软件产品供需对接,定期更新并发布宁波市软件产品(服务)供给清单,按产业链、行业、地区等分类开展供需精准对接。到2027年,遴选认定首版次软件300件,省级首版次软件产品突破100件。(责任单位:市经信局、市委金融办、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宁波监管局)

(五)产业生态优化行动

围绕人才引培、基础设施、金融支持、氛围营造等领域,不断优化软件产业生态体系。

13.加快多层次人才引培。依托甬江人才工程,加快引进集聚一批软件和信息服务业高素质企业家、高层次经营管理人才、高水平技术创新人才,落户一批高端软件人才和团队项目。推动驻甬高职院校扩大计算机软件相关专业招生规模,优化学科设置、创新培养模式、改革教学方式,推动技师学院(校)根据宁波产业特点设置实用性强的软件应用专业方向。建立产教深度融合联合培养机制,支持高校院所与软件企业共建工程师学院,推行“产业教授”、“产业导师”制度,通过软件企业项目主管进课堂,提供软件开发实训项目,着力培养一批契合产业发展的实操型软件产业人才。支持建设软件人才实训基地,探索政府引导、社会力量运营、高校企业共同参与的市场化模式,打造软件人才培养培训、创业孵化、成长交流的繁荣生态。到2027年,全市驻甬高校计算机软件相关专业学生留甬率超过50%,建设软件专业工程师学院3个,评定软件企业联合建立的产教融合实习实训机构5家。(责任单位:市委人才办、市教育局、市发改委、市人力社保局、市经信局)

14.强化多领域基础设施支撑。加快构建“网络+算力+技术+融合+产业”的数字基础设施体系。全面升级网络基础设施,推进宁波国家级互联网骨干直联点建设,深化5G网络深度覆盖和共建共享。科学部署算力基础设施,提升宁波人工智能超算中心支撑水平,推进绿色大数据中心建设。超前布局新技术基础设施,推动城市数字孪生基础平台建设,加速新技术产业化应用。全面建设融合基础设施,推进产业平台智能化,加快全行业数实融合。整体优化数字基建形态,夯实产业支撑、创新载体、园区平台、公共服务等基础。到2027年,建成国家级互联网骨干直联点,全市5G基站数量超5万个,全市可开放算力规模达到2EFLOPS。(责任单位:市经信局、市发改委、市数据局、市通信管理局、市科技局)

15.拓宽多渠道金融支持。拓展资本市场融资渠道,探索优化支持软件产业发展的分阶段、市场化的基金投资机制。面向孵化期软件企业,推动市天使投资基金成立软件子基金,重点“投早投小投创新”,激发软件领域创业创新;面向加速期软件企业,联动重点集聚区谋划成立创投引导基金,以专业化、市场化基金方式支持软件企业及创业团队加快发展;推动政府产业基金、国资平台协同重点园区成立政府引导、社会资本主导、市场化运作的软件产业基金或专项并购基金,支持重大软件项目招引、重点软件企业并购重组、优质软件企业做大做强。鼓励创新型、成长型软件企业赴科创板、创业板等资本市场上市。加大精准信贷扶持力度,鼓励银行业机构创新信贷产品,拓宽软件企业融资渠道。到2027年,软件专项天使类子基金规模达到1亿元、创投引导类基金规模达到3亿元、政府产业基金参与的软件产业基金规模达到6亿元,辅导上市软件企业突破5家。(责任单位:市委金融办、市发改委、市科技局、市财政局、市经信局、市国资委,市金投集团、市通商集团)

16.开展多维度氛围营造。发挥世界数字经济大会等大型会展作用,鼓励企业参加中国国际软博会等全国性软件专业会展,支持企业、程序员参加全国软件类创新大赛等活动,提升软件企业影响力和产品竞争力。谋划打造有影响力的全国性开源品牌活动,支持协会、第三方机构、企业等社会力量,通过市场化方式举办程序员节以及软件领域各类活动、论坛、峰会、大赛。发布软件高质量发展榜单,表彰推介优秀软件企业、软件产品和卓越软件工程师。加大软件产业发展典型经验、优秀案例总结和宣传,营造重视软件、发展软件的浓厚氛围。到2027年,举办4场程序员节系列活动,举办3场省级以上技术大赛,定期举办技术沙龙等交流活动。(责任单位:市经信局)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

强化宁波市“中国软件名城”创建工作领导小组的统一领导,统筹推进企业梯队培育、创新能力提升、集聚发展促进、融合应用牵引、产业生态优化等重点工作任务,加强工作组织协调。组建宁波市软件产业发展专家咨询委员会,完善政策咨询和决策支撑,加强与国家级智库的深入合作,为产业发展提供高端智力支撑。强化落实任务监督考核机制,将软件产业发展纳入政府高质量发展目标管理考核体系,按年度实施跟踪评估。

(二)强化政策支持

全面宣贯落实国家鼓励软件产业发展的各项政策举措,积极争取国家各类专项资金支持。在“大智造”政策基础上,制定宁波市软件产业专项政策,加大对软件企业培育、创新激励、园区建设、产品攻关、生态完善等的支持力度。动态谋划编制全市产业定向招商图谱,通过重大项目“一事一议”综合政策,积极招引落户中国软件百强、中国互联网百强、生态龙头型企业、独角兽企业等优势企业。强化部门联动、市县协同,分级分类扶持引导。

(三)创新体制机制

探索建立软件产业监督包容审慎、准入合理规范、服务便捷增值的体制机制。依托甬江科创区优势,开展软件产业人才培育、园区集聚、应用推广、基金组建等工作机制创新试点。强化软件产业重大平台、重大项目建设要素资源保障。发挥行业组织作用,为企业提供政策宣贯、品牌建设、产品推广等专业咨询服务。支持全市软件企业参与数字宁波、企业数字化转型等项目的建设和运营。

(四)优化运行监测

健全软件企业基础数据库、行业案例库、企业培育库,完善全市软件和信息服务业统计分析和运行监测机制,优化企业运行监测指标体系,建立全面系统的运行分析与预测研判机制。开展软件园区(楼宇)运行监测,建立园区(楼宇)评级激励机制,促进园区(楼宇)提升企业服务水平、增强产业集聚能级。

 


无附件
无附件
无附件
无附件
公众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