决策预公开详情
关于征求《宁波市超常规高质量发展数字经济行动计划(2022-2026年)(征求意见稿)》意见的公告
本次征集开始时间:2022-10-11 结束时间:2022-10-18

全面贯彻落实浙江省第十五次党代会和宁波市第十四次党代会部署深入实施数字经济“一号工程”升级版,不断激发高质量发展新动能,打造宁波市数字经济新优势,市经信局起草了《宁波市超常规高质量发展数字经济行动计划(2022-2026年(征求意见稿)》。现公开征求社会意见,各有关单位、协会、企业如有意见建议,请于1018日前将相关意见书面(加盖单位公章并注明联系人和联系方式)反馈至市经信局。

联系人:罗丽,电话/传真:89292025,联系地址:宁波市鄞州区宁穿路2001号。

 

附件:《宁波市超常规高质量发展数字经济行动计划(2022-2026年(征求意见稿)》

 

宁波市经济和信息化局

2022年10月11



无附件
无附件

宁波市超常规高质量发展数字经济

行动方案(2022-2026年)

(征求意见稿)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数字经济发展的重要论述精神,全面落实浙江省第十五次党代会和宁波市第十四次党代会部署,超常规高质量发展数字经济,特制定本行动方案。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全面落实制造强国、网络强国、数字中国发展战略,忠实践行八八战略,奋力推进“两个先行”,深入实施数字经济一号工程升级版,以数字化改革为引领,以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数据为关键要素,以科技创新为动力,以核心产业和融合产业发展重点,协同推进产业数字化、数字产业化、数据价值化、治理数字化和数字普惠化,建设全国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标杆城市,为全国数字经济发展探索宁波方案,为打造全球智造创新之都提供强大支撑。

)发展目标

2026年,全市数字经济增加值超过1万亿元,数字经济核心产业营收超过1万亿元,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超过15%。努力打造中国软件特色名城、全国数字贸易先行市、全国数字基础设施标杆城市、全国数字赋能共同富裕先行市国际智能制造新高地、国家特色工艺集成电路产业基地、全国工业互联网科创高地、全国数据要素创新试点先行地的“四城四地”发展格局

——抢占新赛道,高水平推进特色优势产业实现突破。高潜力数字新兴企业加快成长,高水平数字园区能级不断提升,基本建成世界一流数字强港若干高价值数字产业赛道布局基本形成。到2026年,数字核心制造业营收达到7000亿元,数字核心服务业营收达到4000亿元。

——铸造新引擎,高能级科技创新与改革驱动实现突破。数字创新供给能力显著增强,数字化改革推动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成效明显。到2026年,突破形成100项以上重大创新成果,全市数字经济核心制造业R&D经费支出占营业收入比重达到4.3%;每年引进培养领军型人才团队项目400个以上。

——构建新图景,高标准推进数字场景融合实现突破。数字技术全面融合生产生活,智能制造加快升级,数字化治理水平明显提升,数字赋能生活新服务和数字城乡融合发展显著增强。到2026年,建设市级以上数字化车间(智能工厂)1000个以上;建设未来乡村100个以上。

——激活新要素,高起点推动数据价值跃升实现突破。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先行先试,数据融合共享开放应用水平不断提升,新型数字基础设施布局优化2026年,全市公共数据开放率超过30%5G基站数量达到4.5万个,探索建立6G通信试验场。


表1 主要目标表

一级指标

二级指标

2021

2026

责任单位

总目标

数字经济增加值(亿元)

6293

>1

市经信局、市发改委、市数字经济局

数字经济核心产业营收(亿元)

4298

>1

市经信局、市发改委、市数字经济局

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

6.9

>15

市经信局、市发改委、市数字经济局

数字经济核心产业目标

核心制造业营收(亿元)

3588

7000

市经信局

核心服务业营收(亿元)

1366

4000

市发改委、市服务业局等

软件与信息服务业营收(亿元)

185

1000

市经信局

数字产品与互联网批零(亿元)

656

2000

市商务局

数字内容(亿元)

294

650

市委宣传部、

市文广旅游局、

市市场监管

新型数字设施建设与传输服务(亿元)

170

300

市通信管理局、

市文广旅游局

科技创新突破目标

重大创新成果(项)

——

100

市科技局

核心制造业R&D经费支出占营业收入(%

3.3

4.3

市科技局

省级重点实验室(个)

1

5

市科技局

每年培育领军型人才和团队项目(个)

——

400

市委人才办

数字融合发展目标

创建省级未来工厂(家)

4

18

市经信局

市级以上数字化车间(智能工厂)(个)

258

1000

市经信局

数字贸易(亿元)

1052

5000

市商务局

未来乡村(个)

41

100

市农业农村局

未来农场(个)

1

10

市农业农村局

数据资源要素开发目标

5G基站数量(万个)

1.77

4.5

市通信管理局

公共数据开放率(%

——

>30

市大数据局

关键信息基础设施网络安全等级保护覆盖率(%

——

100

市委网信办


二、重点领域

(一)做大做强数字经济核心产业

巩固数字制造业产业竞争优势,加快做大数字服务业规模,积极培育一批未来产业,构建441数字经济核心产业体系。

1.着力打造数字制造业主力军

强化数字经济制造业集群优势,推进集成电路、新型数字元器件(组件)、数字智能终端、电子信息材料等四大数字制造业发展。发挥特色工艺集成电路制造优势,发展面向工业控制、网络通信、新型显示、汽车电子等领域的芯片设计产业,加快布局化合物半导体、第三代半导体、MEMS等特色工艺集成电路产线,做强高端封测、半导体材料等配套产业。筑牢新型数字元器件(组件)基础,大力发展面向工业控制和智能驾驶的微控制器(MCU)、高性能传感器及物联网传感器,集成逻辑算法、控制检测、安全保护的智能模组(元器件)、高温高频器件、微波器件、功率器件、新型光电器件等。聚焦智能终端产业,大力发展人机交互、智能驾驶等汽车电子产品,空天装备、北斗导航等空天电子产品,移动终端、智能家电等家用电子产品以及无人机、机器人等专用电子产品。布局超高清显示产业,提升4K以上分辨率及5G+8K终端等中高端产品普及率。发挥电子信息材料基地优势,大力发展大硅片、外延片、掩膜版、靶材、光刻胶等半导体核心配套材料,玻璃基板、光学膜、偏光片、OLED有机发光材料等新型显示材料,提升稀土磁性材料、高端金属合金材料优势,加快布局先进碳材料、生物检测、量子通信、超导材料等前沿新材料。到2026年,数字经济核心制造业产值达到7000亿元。(责任部门:市经信局、市发改委、市科技局、市军民融合办等)

2.培育壮大数字服务业生力军

推动工业互联网和软件信息服务、数字内容服务、数据产品服务与互联网批零服务、新型数字设施建设与传输服务等四大数字服务业产业跨越式发展。加快布局工业物联网设备、嵌入式模组与智能模块、工业互联网平台、工业互联网APP大力发展信息管理、研发设计、生产控制和嵌入式软件。基于5G、云计算、AI、微服务等底层技术,采用云平台多种语言开发的方式积极培育基础软件,支撑软件向网联化、云化和智能化的方向发展,加快发展信息系统集成服务、运行维护服务、信息技术咨询服务等。发展数字广告、数字媒体、数字影视、数字内容出版以及互动娱乐、动漫游戏产业,大力发展互联网生产生活、科技创新、公共服务平台。加快发展计算机、软件及辅助设备,通讯设备,音像制品、电子和数字出版物等数字产品的批发零售服务。发展5G网络、数据中心、智能计算中心、区块链技术集成应用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服务2026年,数字经济核心服务业营业收入超过4000亿元。(责任部门:市发改委、市服务业局、市经信局、市科技局、市地方金融监管局、市商务局、市委宣传部、市市场监管局、市大数据局、市通信管理局、市文广旅游局

3.前瞻布局未来产业先锋军

强化数字技术供给能力,构建数字技术创新生态,超前布局以柔性电子、区块链、人工智能、6G通信、生物工程、前沿新材料、元宇宙等为重点的未来产业发展体系。聚焦有机电致发光(OLED)、电泳显示(EPD)等主流柔性显示技术,推动柔性光电器件加工制备技术、具有柔性功能的材料与器件的研发,开发柔性电路板、柔性传感器、柔性显示屏、柔性电池等具有市场化前景的柔性电子终端器件。着力研发以类脑智能和认知智能为核心的机器视觉、生物特征识别、自主决策控制等AI关键技术和关键系统(部件),布局类脑智能芯片、高效神经网络处理器、光芯片等研发,推动自动驾驶、药物发现和靶点筛查等领域的专用集成电路(ASIC)芯片产业化应用。树立以虚强实理念,聚力突破全息显示、智能交互终端、3D引擎等关键技术,支持元宇宙+制造、医疗、文旅、办公等场景打造,培育数字IP市场,加快发展元宇宙新业态新模式。强化区块链技术多路径探索、交叉融合、颠覆性技术供给,在跨境贸易、金融保险、港航物流、智慧城市等领域开展区块链技术应用试点,构建源头创新成果转化产品开发场景应用的产业培育链,推动区块链成为数字经济新增长点。责任部门:市发改委、市经信局、市科技局

(二)做精做优数字经济融合产业

推动传统产业数字化升级,提升政府治理、社会服务数字化水平,扩大数字普惠覆盖面,促进数字社会建设,发展数字经济融合产业。

1.推进产业数字化

加快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推动制造业、服务业和农业数字化发展。重点推进数字孪生、人工智能、5G、区块链、虚拟现实、边缘计算等技术在制造业应用推广加快推进服务业数字化转型升级,重点发展智慧交通智慧港航、智慧物流、数字文化、数字金融等新兴服务,大力发展数字化批零、数字化住宿、数字化餐饮、数字化商务数字商贸。加快发展数字化设施种植、数字林业、数字养殖、数字种业等责任单位:市经信局、市商务局、市服务业局、市交通局、市农业农村局、市大数据局等

2.深化数字化治理

加快推动新一代数字技术在政府治理和公共服务领域的深度融合和集成贯通,加强应用场景创新和迭代升级,助力打造精准高效政府治理和普惠便利公共服务。深化建设数字政府,聚焦构建整体智治、唯实惟先现代政府目标,重点提升数字化经济调节、数字化市场监管、数字化社会治理、数字化生态环境保护、数字化政府运行建设水平,推动数字赋能市域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积极发展数字社会,以满足群众和企业多层次多样化需求为导向,持续提升发展数字健康、智慧社保、智慧税务、智慧教育、智慧养老、智慧救助等新业态新模式,推动居民服务一卡通。(责任单位:市政府办公厅、市大数据局、市发改委、市市场监管局、市综合执法局、市委政法委、市生态环境局、市卫生健康委、市人力社保局、市教育局、市民政局、市税务局等)

三、主要任务

(一)数字经济系统引领工程

1.加快“产业大脑+未来工厂”建设

推动产业大脑工业、农业、服务业和信息业等分区融合建设,大力推动产业大脑在行业和企业的推广应用。加快提升产业大脑核心能力,强化数据计算分析、知识集成应用和逻辑推理能力,提升产业大脑的预测、预警和知识管理能力。实施新智造推广普及行动,挖掘5G、人工智能、数字孪生等数字经济典型工业应用场景分类分层分级培育打造未来工厂、数字工厂、未来农场、未来市场、未来实验室等现代化新型组织。到2026年,累计建成行业产业大脑10个以上,为全省产业大脑能力开放中心提供组件300个以上,建成现代化新型组织50个以上。责任单位:市经信局、市农业农村局、市服务业局、市科技局、市商务局、市大数据局

2.持续推动标志性应用建设。

综合运用数字化技术、思维和手段,聚焦“先进制造业产业集群”“国家技术创新中心”“新型国际贸易中心”等重点领域,打造具有宁波辨识度的创新应用,推动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加快培育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着力激发企事业、国资国企、科研机构等全社会力量参与数字化改革的积极性,不断挖掘和释放“数智甬经”“甬e通”“甬金通”“新材云创”等特色应用的引领撬动效应,加快形成一批“行业产业大脑+未来工厂”“科技大脑+未来实验室”“强港大脑+数字口岸”“金融大脑+数字银行”等具有新经济范式的标志性项目。加快重大应用落地贯通,用好用活省级应用,形成“宁波经验”向全省、全国推广。(责任单位:市委改革办、市经信局、市科技局、市农业农村局、市商务局、市地方金融监管局、市口岸办等)

3.聚力突破一批数字经济领域重大改革。

围绕构建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目标,聚力突破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产业群体智造集成改革、数字强港集成改革等一批重大改革任务,不断提高我市经济稳进提质、塑造变革能力。逐步完善数字经济系统政企合作共建模式,激发市场活力,推动社会多元主体协同共建,系统重塑产业生态、竞争规则和治理模式,形成从中枢到端的“组织互联网”新生态体系。积极推进改革成果与地方性法规融合固化新模式,加快形成智能制造、智慧港口、数字贸易等领域具有引领示范作用的理论制度创新成果。(责任单位:市委改革办、市经信局、市科技局、市农业农村局、市商务局、市服务业局、市大数据局等)

专栏1 数字经济领域重大改革清单

1.产业大脑+未来工厂融合机制改革:探索产业大脑+未来工厂赋能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新模式,强化产业大脑的预警预测、智能决策和服务支撑能力,形成支撑企业数字化转型和未来工厂建设的智能化整体解决方案,构建产业数字化三个全覆盖的国际智能制造新高地建设新路径。

2.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综合改革:强化公共数据归集共享、有序开放、授权运营,逐步健全数据资产市场运营体系,探索建立数据资产评估模型和市场化定价机制,鼓励市场主体依法开展数据服务和数据产品交易活动,加快推动要素市场化改革突破

3.数字强港集成改革:谋划强港大脑建设,加快形成数字强港系统中枢和能力中心实施港航物流、海关监管、海事服务、金融服务等领域的体制机制和政策系统性集成改革。

4.数字自贸区建设综合改革:探索新型数字贸易规则先行先试强化数字贸易领域制度、规则、案例等方面的首创性、差别化政策探索,加快形成与国际通行规则相接轨的数字贸易创新制度支撑体系。

(二)数字产业提升领跑工程

1.加速工业互联网和软件发展

重点推进supOS等国家级跨行业跨领域综合型工业互联网平台建设,打造“1+N+X”工业互联网平台体系。推动宁波工业互联网解决方案输出,打造工业互联网整体解决方案的宁波品牌。支持打造面向服装、家电、石化、模具等重点行业的特色工业互联网平台,营造行业数字化创新生态,培育一批细分行业的数字化服务平台企业。高标准推进宁波软件产业集聚区建设,推动中心城区加快布局软件产业集聚空间,引导周边县、市依托软件产业集聚区建设软件产业发展飞地。实施关键核心技术攻关计划,提升产业创新平台,打造软件开源生态,推动形成以企业为主体、需求为导向、政产学研金服用多链条联动的创新格局。推进软件技术在工业、服务业等传统产业,数字化改革、新型智慧城市等重点领域的深度融合应用,加大重点行业典型应用试点示范,形成应用拉动产业发展的新局面。到2026年,工业互联网增加值达到1200亿元,软件与信息服务业营收达到1000亿元。(责任部门:市经信局、市发改委、市科技局等)

2.打造特色工艺集成电路新优势

围绕特色工艺集成电路一链四区建设,强化产业链配套。抢抓自主可控和国产替代的窗口期,将特色工艺产业链延伸到国产替代的各个领域,大力拓展下游应用,健全集成电路材料、装备集成电路设计芯片制造封装测试行业应用产业链条。发挥长三角集成电路区域产业优势,打造跨区域创新联合体,形成宁波集成电路发展核心能力。到2026年,集成电路及相关产业产值突破1000亿元。责任部门:市经信局、市发改委、市科技局等

专栏2 特色工艺集成电路一链四区建设路径

一链聚焦集成电路关键材料、芯片设计、制造、封装测试、专用装备等关键环节,以模拟集成电路、射频通信器件、智能传感器、智能控制等核心技术及共性技术为重点突破方向,建设完善从芯片设计到行业应用的特色工艺集成电路产业链。

四区科学布局北仑区、鄞州区、前湾新区、镇海区为主的集成电路产业四大集聚区。鄞州区加快集成电路高端装备制造和服务基地微电子创新产业园、芯系产业园等特色功能园区建设。北仑区芯港小镇重点发展特色工艺制造与材料,全力打造集芯片制造、研发创新、创智服务于一体的科技文创小镇。前湾中意宁波生态园、数字经济产业园重点建设先进封装测试、第三代半导体、设备及零部件和材料产业高地。镇海区镇芯产业园重点发展集成电路封装测试、模组制造、化合物半导体、专用装备及应用。

3.提升数字智能终端与元器件新能级

推动产业规模化发展,加快推动智能车载设备、智能消费终端等数字智能终端和光学电子、智能光伏组件等元器件(组件)领域重大项目落地量产。推动产品智能化升级,推动5G、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和智能终端产品的融合创新,大力开发新产品,丰富服务功能,提升产品核心竞争力。推动行业协同化发展,围绕芯片、关键部件和行业软件等领域,鼓励重点整机企业引进培育一批上下游关键环节企业,提升软硬件基础支撑能力。2026年,新型数字元器件(组件)业营收达2500亿元,数字智能终端业营收达1700亿元。责任部门:市经信局、市发改委、市科技局等

4.培育新兴服务业新动能

加快国际航运数字枢纽、航运大数据中心和智慧物流管理中心建设,高标准对接空铁西枢纽,推进航运交易、航运金融、航运信息等数字港航服务企业集聚。推动科技服务业从线下走到线上,与工业互联网融合,面向传统产业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升级,提供研发设计、检验检测、数据资源、知识产权、技术转移、创业孵化等数字化科技服务。推动数字金融发展,加强金融数据综合应用,积极参与人民银行金融数据综合应用试点推进国家级普惠金融改革试验区建设,有序推进全市数字人民币试点工作。推动数字内容发展,实施数字内容优质企业发现计划,鼓励全民创意、创作联动,打造具有全国影响力的数字文化产业新兴集聚区。到2026年,数字科技服务业营收100亿元,数字金融营收100亿元,数字内容营收650亿元。责任部门:市委宣传部、市服务业局、市科技局、市交通局、市地方金融监管局、市市场监管局市口岸办等

5.激发数字贸易新动力

依托浙江自由贸易试验区宁波片区、中国-中东欧经贸合作示范区、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等,加快建设66云链、大宗易行、eWTP数字清关、易豹全球数字化国际贸易服务平台、大宗贸易全链条数字化服务平台、中东欧商品进口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等,孵化培育一批规模出口的数字贸易平台企业,增强数字贸易发展动能。积极对接RCEPCPTPPDEPA等,研究建立具有宁波特色的数字贸易制度体系,拓展与协议国家和地区的数字贸易领域和规模,进一步提升数字贸易发展开放水平。发展直播电商,打造宁波制造”“文化宁波”“舌尖上的宁波等直播品牌,建设直播电商经济核心集聚区。到2026年,数字产品与互联网批零突破2000亿元,打造1个千亿级规模的直播电商经济核心区和10个百亿级规模的特色直播电商经济联动区。(责任部门:市商务局等)

(三)数字赋能全域升级工程

1.数字赋能产业升级

加快数字技术与先进制造业融合发展,推动实现规上工业企业数字化改造、重点(细分)行业数字化改造、企业上云上平台“三个全覆盖”,分行业、分层级、分类型开展智能制造试点和推广应用。坚持以应用场景驱动新技术、新模式、新业态发展,分类打造两业融合、数字强港、数字贸易、数字金融、前沿科创等数字化场景;加强生产性服务业企业上云、用数、赋能,推进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技术在企业生产单元、供应链管理等重要环节应用推广加快提升农业生产全产业链数字化水平,推进数字技术与农产品生产、加工、流通、销售等全过程深度融合,发展数字种业、数字养殖、数字渔业等数字农业新模式。2026年,建成市级以上数字化车间(智能工厂)1000家以上,累计上云企业10万家以上建成数字农业工厂50个以上,未来农场10个。(责任单位:市经信局、市发改委、市服务业局、市交通局、市科技局、市口岸办、市地方金融监管局、人行市中心支行市农业农村局

专栏3 制造业数字化升级

1.规上工业企业数字化改造全覆盖推动大优强培育企业从生产制造数字化向设计研发、物流仓储、营销管理等全流程数字化发展;推动单项冠军、专精特新小巨人等骨干企业从生产线自动化向数字化车间、智能工厂升级;推动中小企业从单一环节机器换人向多环节数字化改造升级。

2.重点(细分)行业数字化改造全覆盖全力开展石化、模具、磁性材料等重点(细分)行业数字化改造,按照“一业一策”要求,出台专项政策,加大对重点细分行业参与数字化改造的工业互联网平台支持力度。

3.企业上云上平台全覆盖打造优质云上标杆企业,培育数字化赋能云服务平台和产品,发挥云服务商、智能制造工程服务商、行业协会等各方作用,因地制宜推动企业上云用云。

2.提升治理数字化水平

深化数字政府建设,加快创新和迭代升级场景应用,持续推动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治理、生态环境保护、政府运行等政府履职核心业务数字化应用深度覆盖,加速变革重塑政府治理手段和方式。持续完善一体化智能化公共数据平台,强化以数据整合共享促进业务协同融合,深入推进城市大脑迭代建设应用,融合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数字孪生等新技术加快完善算法模型开发,着力提升城市运行智能感知、预警预测和战略管理能力。迭代完善一体化政务服务宁波平台和“浙里办”“浙政钉”宁波频道,升级打造“掌上办事之市”“掌上办公之市”,助力构建服务型政府。(责任单位:市政府办公厅、市大数据局市发改委、市市场监管局、市综合执法局、市委政法委、市生态环境局、市政务办等)

3.提升数字普惠化水平

促进数字服务优化共享,打造新场景新模式新路径,拓展数字经济的渗透力和覆盖面。建设数字社会,持续推动智慧健康、智慧教育、甬上乐业、甬有颐养等场景应用建设,增强数字公共服务供给能力。打造数字新生活,深化国家级信息消费示范城市建设。加强全民数字素养与技能提升,实施信息无障碍提升行动,缩小数字鸿沟。提升数字城乡融合发展水平,深化未来社区、未来乡村联动建设,推进邻里、交通、低碳、服务等多跨场景建设和应用贯通集成,创新构建数字化、现代化城乡基层社会单元,打造实践共同富裕新载体。责任单位:市发改委、市商务局、市住建局、市农村农业局等

(四)数字技术攻坚突破工程

1.建设一流产业创新平台

围绕数字经济重点领域,高标准推进甬江科创区建设,打造企业研发总部基地、创新人才高地、科教研发创新区、科创技术转化区。加快推进甬江理工大学(暂名)建设。推动甬江实验室实施一批数字经济关键技术研究,谋划布局高端信息材料等领域大科学装置推进浙江省先进燃料电池与电解池技术重点实验室、浙江省柔性电子重点实验室、浙江省移动网络应用技术重点实验室等一批省部级重点实验室能级提升立足数字经济核心产业需求,精准引进一批前沿产业技术研究院,推动数字孪生研究院、宁波工业互联网研究院等加快发挥引领作用2026年,实现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大科学装置有效突破,成功创建省级重点实验室5新增数字经济类产业技术研究院5家以上,各类数字经济技术研究院集聚人才3万人以上。责任部门:市科技局、市委人才办、市经信局等

专栏4  数字科技重点创新平台

1.甬江理工大学(暂名)。重点发展数、理、化、生、计算机等基础学科,以及人工智能、信息与通信网络技术、集成电路、智能制造、新能源、新材料等前沿交叉学科,谋划建设集成电路领域重大科研基础设施,到2026年学科带头人及教授团队达300人左右。

2.甬江实验室。牵头建设功能材料与微纳器件制备平台,联合中科院宁波材料所建设极端条件材料综合研究装置,打造高低温、高应力、高真空、强电磁场和强腐蚀等极端条件多因素耦合、全谱型材料研究综合装置。

3.数字孪生研究院。聚焦智能硬件与感知、三维建模与虚拟仿真、工业互联网与反馈控制等方向开展核心技术攻关;围绕先进制造、港口航运等领域典型应用场景,研制一批技术领先、自主可控的数字孪生产品及行业解决方案。经过5年建设,突破关键技术20项以上,引进300名硕士以上工程技术人才。

2.加快关键核心技术攻关

关键核心技术登峰计划数字经济专项,围绕数字经济万亿级产业,开展专用芯片、集成电路设计、光学仪器超精密加工、动态三维成像、交互式智能控制等关键技术攻关,形成一批标志性成果。实施前沿引领技术2035”数字经济专项,聚焦未来产业培育,前瞻部署一批基础研究、前沿技术和颠覆性技术研究,攻坚重大前沿技术,取得一批原创性科技成果。实施重大场景应用计划聚焦智慧港口、智能制造、道路交通、医疗健康等场景,推进数字技术与先进制造现代服务深度融合。强化数字经济专利标准制定,鼓励企业参与制(修)订数字经济领域的国际、国家、行业标准,积极申请国际、国家发明专利,鼓励软件企业进行著作权登记和首版次认定。到2026年,数字经济领域重大创新成果突破100项。责任部门:市科技局、市经信局、市市场监管局

3.推动数字经济人才发展

对接国家、省级重点人才计划,扩大培育引进数量,加快引进一批数字经济高端人才团队和青年专家。推动市顶尖人才计划甬江人才工程等重大人才开发计划向数字经济领域倾斜。谋划软件、集成电路等领域专项人才政策。引导宁波大学、宁波工程学院等一批高校设立与数字经济发展需求相适应的特色专业;支持高校院所联合龙头企业、行业协会共建数字经济产教融合培育基地、特色学院,培育一批数字化转型工程技术和应用技能型人才。每年引进培育领军型人才团队项目400个以上,带动集聚高层次人才2000人以上。推进人力资源服务数字化转型,动态更新人才政策,优化人才一件事服务举措,提升人才服务质量。责任部门:市委人才办、市人力社保局、市经信局、市教育局、市发改委

(五)企业主体培育提升工程

1.打造雁阵式企业梯队

实施数字经济企业培育计划,健全微成长、小升高、高壮大的数字经济企业培育发展机制,促进独角兽”“准独角兽企业快速成长,支持位于产业链前端的新星企业发展壮大,着力培育一批创新能力强、数据资源优、产品应用广的数字经济企业群。遴选一批数字经济行业骨干企业,迭代实施大优强”“单项冠军”“专精特新等培育计划,推动数字经济核心产业企业数量、规模和综合竞争力快速提升。2026年,全市数字经济核心产业规上企业达到3000家,其中核心制造业企业2200家,核心服务业企业800责任部门:市经信局、市发改委、市服务业局

专栏5 培育数字经济行业骨干企业

1.数字经济“大优强”企业培育计划:按照“一企一策”,鼓励企业扩大有效投资、实施并购重组、提升创新能力、大力引进人才、强化品牌建设、打造高端产业园与数字化创新平台、发展总部经济,推动具有产值大、技术领先、本地产业链配套完善、带动作用强的数字经济龙头企业成为“大优强”企业2026年,培育百亿级企业20家(其中服务业10家)、10亿级企业150家以上(其中服务业70家)

2.数字经济单项冠军、专精特新企业培育计划:围绕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建立单项冠军培育计划清单,鼓励企业聚焦细分领域,加大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加快新产品开发和创新技术成果产业化,扩大有效投资,加大品牌建设,拓展国内外市场,推动企业从高成长、创新型、科技型、隐形冠军、专精特新“小巨人”、单项冠军、独角兽的梯次升级。2026年,培育单项冠军企业35家以上。

3.数字经济凤凰行动企业培育计划:鼓励数字经济企业多渠道上市挂牌,建立多层次、全覆盖的数字经济拟上市企业后备库在项目扶持、平台认定、资格认证和资金融通等方面,对入库企业予以重点支持鼓励符合条件数字经济企业改制为股份有限公司,建立现代企业制度。2026年,新增60家数字经济上市企业。

2.加快优势企业数字化转型

鼓励传统制造、服务领域龙头企业,围绕数字化研发设计、软件开发、数据分析、智能制造、智慧物流、供应链协同等业务,推进企业将优势及特色业务发展成为数字经济核心产业。支持企业将信息技术部门、电子商务部门等培育成为创新型软件企业、数字化服务商、电子商务企业。鼓励银行金融机构设立独立的数字化运营公司。支持制造企业将涉及电子信息材料、数字元器件(组件)、智能终端数字经济核心产业的相关业务剥离重组;引导生产制造数字产品、提供数字服务企业发展成为数字经济核心企业。(责任部门:市经信局、市发改委、市服务业局、市商务局、市地方金融监管局、市委宣传部、市市场监管局等)

3.鼓励发展平台型企业

鼓励本企业,充分发挥其具有的平台优势、品牌优势和规模优势,收购、兼并国内外其他企业,推进以宁波为中心建立全球性平台总部,逐步形成行业具有影响力的总部企业。积极推动宁波本地以分公司、分销中心等形式单纯进行销售、研发、生产的数字经济企业向总部基地转型。加快推动工业互联网平台、外贸与跨境电商平台、物流与供应链管理平台、新零售电商平台、生活服务平台、数字内容平台等各类平台发展,着力构建特色平台体系实施大企业平台化培育计划,选择产业链覆盖范围广、综合实力强、平台化转型意愿高的大企业开展平台化培育试点;鼓励企业以数字技术产品和服务供给、数据价值创造、数字生态营造等为核心业务模式,发展成为平台型大企业和数字工厂。加快探索新业态新模式的沙盒监管措施,创造宽松准入的安全空间,鼓励新业态新模式创新突破。加强对平台经济的科学有效监管,促进平台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到2026年,打造形成“制造平台、贸易平台、生活平台”三大平台高地数字工厂标杆企业10家以上。责任部门:市经信局、市服务业局

(六)园区平台集聚建设工程

1.打造一批战略性重点园区

提升数字经济产业平台能级,加快推进前湾新区智能汽车产业平台、北仑集成电路产业平台、高新区工业互联网产业平台、江北功能性材料产业平台等省级万亩千亿平台建设。做强战略性数字经济园区,加快推进余姚智能光电小镇、前湾新区数字经济产业园、宁波软件园集聚区等数字经济综合性重点园区建设,着力打造一批千百亿级产业新平台2026年,打造产值(营收)超1000亿元园区2个以上,产值(营收)超500亿产业园2个以上。责任部门:市经信局、市商务局、市发改委

专栏6 数字经济战略性重点园区

1.芯港小镇:面积6.81平方公里重点发展模拟特种工艺制造和大硅片、电子级超高纯度铝、ArF光刻胶、研磨液等集成电路专用材料,打造成国际知名的集成电路材料研发及产业化战略高地。2026年,园区产值达到500亿元。

2.宁波软件园集聚区规划面积19.5平方公里,依托甬江科创大走廊科创高地建设,将浙大软件学院、浙大科创中心纳入该布局内,重点发展工业软件、嵌入式软件、行业应用软件等,打造宁波软件产业发展核心载体2026年,集聚区总产值达到1000亿元。

3.前湾新区数字经济产业园总规划面积7平方公里,建设研发中心、生产基地、综合服务区和生活配套区,重点发展集成电路、智能终端、5G通信、汽车电子、显示面板、软件设计等产业2026年,园区产值达到500亿元。

4.光电小镇:总规划面积3.04平方公里,重点发展智能光电产业,同步发展消费、服务、娱乐等产业,致力于打造成为国内外知名的智能光电产业高地和中国特色小镇示范基地。2026年,小镇产值达到1000亿元。

5.镇芯产业园:规划面积7平方公里,依托镇海区筹建一流理工类院校优势,重点发展集成电路产业,着力打造集创新设计、高端制造、创智服务等功能于一体的集成电路产业园区和产业创新平台。2026年,园区产值达到100亿元。

2.建设一批特色型功能园区

聚焦各类小微企业园、创业创新基地、楼宇经济等,在全市支持建设一批数字经济核心产业鲜明、发展空间较大、配套服务完善的特色型数字经济功能园区。依托甬江北岸数字经济产业园北斗数据中心、镇海启迪科技园、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园麦博韦尔产业园等小微企业园,培育发展一批以物联网、智能终端等为特色功能园区。推动象山星光影视基地北仑区博地(宁波)现代影视基地建设,加快数字拍摄基地建设,培育数字文化产业功能园推动宁波广电融媒体科技创新大厦、北仑区金融贸易中心等楼宇经济项目建设,利用楼宇空间打造集约化发展数字金融、数字内容等产业。(责任部门:市经信局、市委宣传部、市科技局、市发改委等)

3.培育建设未来产业先导区

加快建设一批特色鲜明、错位发展、协同联动的未来产业先导区。针对核心技术已实现突破、具有广阔市场空间和应用需求的成长期未来产业,着力打造规划范围相对集中连片区域集聚型未来产业先导区。针对前沿技术理论体系已基本成熟、初显产业化应用潜力的孕育期未来产业,打造跨物理区域网络协同型未来产业先导区。以柔性电子、区块链、工业互联网等未来产业为重点,通过政策集成,强化龙头企业核心带动,促进产业链塑造、产业技术融合、产业生态构建,培育形成一批具有技术领先性和国际竞争力的“新星”产业群。到2026年,创建3个以上省级未来产业先导区;创建8个以上省级新星产业群。责任部门:市经信局、市发改委

(七)招大引强支撑工程

1.大力招引头部企业

建立全市数字经济大招商机制,重点围绕智能网联汽车、集成电路、光学电子、智能终端、数字贸易、数字金融、数字文化等领域,编制全市数字经济招商工作方案,绘制数字经济发展产业链招商图谱,形成全市重点产业招商指导目录和目标企业库。深化市区两级联动招商,增强市级部门统筹能力和靠前服务意识,强化各区(县、市)招商引资目标化和责任化管理。积极引进全球500强、全球软件百强、中国制造业企业500强、中国软件百强、中国互联网百强、电商零售头部企业等来甬进行布局,着力引进一批头部企业。责任部门:市投资促进署、市商务局、市经信局、市发改委

.新投资和项目管理机制

加强招商信息共享,聚焦数字经济、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等重点领域,谋划生成一批重大招引项目。强化签约项目跟踪服务,推动签约项目尽快落地。深入实施甬商回归工程,积极引导甬企扩大本地数字经济项目布局,培育一批甬商回归数字经济项目。优化数字经济项目审批服务,加大土地、能耗、资金等要素保障,推动新建项目尽早开工。鼓励企业加快推进数字经济项目建设,努力靠前投资放量。依托全市重大项目统筹协调机制,强化数字经济重大项目全周期管理,促进数字经济项目尽快投产达效。每年招引10亿元以上数字经济项目20个以上,其中百亿级项目1个以上。到2026年,累计实施数字经济项目2500个以上,推动1000个以上数字经济项目竣工投产。(责任部门:市发改委、市经信局、市商务局、市资规局、市能源局、市生态环境局

.强化应用场景招商

组建全市统一的数字经济应用场景发布和对接平台,定期发布数字经济领域的应用需求清单,面向国内外征集解决方案,利用世界数字经济大会、中国机器人峰会、工业互联网大赛、创客中国大赛等载体和各类创新基金,吸引相关企业落户宁波。以应用系统建设和运营为抓手,招引和培育一批具有关键核心技术的数字经济领域重点企业责任部门:市大数据局、市服务业局、市商务局、市经信局等

(八)数据资源要素开发工程

1.超前布局数字新型基础设施

迭代建设千兆城市,实现5G和千兆光网乡镇以上全覆盖,实现重点企业、重点园区、典型应用场景深度覆盖。拓宁波国际互联网数据专用通道,提升国际互联网访问性能。积极争取国家级互联网骨干直联点,提升跨网互联网访问流量疏导能力。积极参与国家东数西算工程长三角量子通信网,争取国家大数据中心长三角枢纽节点加快建设宁波市人工智能超算中心,培育建设一批特色数据中心构建数字孪生平台,打造数字孪生城市。深入实施甬链工程。探索虚拟电厂建设,加快部署能源互联网、能源大数据中心。探索飞联网、船联网基础设施建设。责任单位:市发改委、市大数据局、市经信局、市通信管理局、市资规局、市公安局、市生态环境局、市交通局、市农业农村局、宁波供电公司等

专栏8  数字新型基础设施重点项目

1.宁波市人工智能超算中心:推动建设自主可控、安全可信、全国领先的人工智能超算中心,一期建设100PFP16半精度人工智能算力和5PFP64)双精度高性能计算算力规模二期建设300PFP16半精度人工智能算力和15PFP64)双精度高性能计算算力规模成为综合型人工智能超算中心。

2.中国电信长三角国家一体化算力网络枢纽节点建设工程:项目占地300亩,总建筑面积32万平方米,建成3个标准机柜,打造成为长三角国家算力枢纽节点、长三角国家云节点、中国电信浙江通信网络枢纽节点。

3.宁波市区块链新型信息基础设施甬链:按照“1+1+3”的实施路径开展建设,打造1个区块链公共服务统一门户,建设1张服务节点网络,构建区块链云管平台、开放联盟链和跨境数据通道服务3大业务平台。

2.推动数据要素产业链发展

以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为突破,推动数据生成汇聚共享开放交易产业化全链条发展。成立宁波市数据要素运营公司,开展市公共数据授权运营,构建数据产品开发、交付等服务平台,推动公共数据与企业、个人数据融合开发利用。建立公共数据资源管理制度和开放清单,优先推动民生密切相关、社会迫切需要的公共数据向社会开放。争取建设区域数据交易中心,建立数据产品登记、交易、定价、监管等服务。谋划建设宁波数据要素创业创新园。(责任单位:市大数据局、市经信局、市发改委等

3.加强数据安全可控

落实党委(党组)网络安全工作责任制和首席网络安全官制度,加快构建指挥、制度、技术、运营、监管五位一体的网络安全工作体系,重点打造甬网智享重大应用。落实关键信息基础设施等级保护,提升关键信息基础设施、重要信息系统和基础网络安全保障能力。统筹推进数据分类分级管理,规范数据采集、传输、存储、处理、共享、销毁全生命周期管理。强化针对新技术、新应用的安全研究,为数据要素市场化提供安全保障。(责任单位:市委网信办、市大数据局、市公安局、市密码管理局、市科技局、市经信局等)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

全面加强党的领导,落实全省一把手一号工程工作机制要求,建立各级党委政府主要领导抓数字经济发展的工作机制。发挥数字经济发展工作领导小组作用,统筹全市数字经济发展政策制定、工作协调、监督检查和重大决策,确保行动方案的主要目标和任务落地实施。充分发挥宁波市数字经济局在全省的首发优势,加强横向协同、纵向联动,形成全市抓好数字经济的强大合力。适时组建市数字经济专家咨询委员会,开展数字经济全局性、前瞻性战略问题研究和重大决策咨询。责任单位:市数字经济发展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

(二)强化考核监测

建立形成统计、监测、考核、监督、通报的闭环管理机制探索建立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季度统计测算制度建设完善数字经济在线,完善市县两级数字经济核心产业运行监测和预警预报制度,抓好重点企业、重大平台、重点项目、重点行业在线监测。将数字经济发展情况纳入市政府目标责任制考核和县、市)党政主要领导目标责任制考核,定期开展数字经济督查和通报。责任单位:市经信局、市发改委、市统计局等

(三)强化政策支持

建立健全数字经济政策体系,整合工业与信息化、科技、商务各类支持数字经济发展的专项扶持政策,研究形成支持超常规高质量发展数字经济的综合性政策以及软件产业、集成电路、未来产业等若干个专项政策“1+X”政策体系。设立数字经济专项资金。联动社会资本,设立总规模500亿元以上的数字经济产业基金群。支持符合条件的数字经济项目纳入省重大产业项目库,按规定及时给予新增建设用地计划指标奖励。责任单位:市经信局、市财政局、市科技局、市商务局、市地方金融监管局、市资规局

(四)营造发展氛围

加强数字经济领域政策法规宣传,推广典型应用和最佳实践,加大主流媒体宣传力度,提升社会知晓度和企业参与度。高水平高规格举办世界数字经济大会,搭建数字经济领域交流合作大平台,大力营造数字经济超常规高质量发展浓厚氛围。积极引进国家级数字经济领域知名咨询机构在宁波落地,谋划建立数字经济研究院责任单位:市委宣传部市经信局市科技局

(五)强化开放合作

积极参与长三角一带一路数字经济联盟,在上海大都市圈杭甬双城记建设中发挥宁波优势,发展互惠互利的开放型数字经济。深化长三角区域产业链协同,强化集成电路等优势集群协作。提升科技创新策源能力,打造长三角数字科技合作攻关网络。探索开展跨区域经济、生活、治理数字化应用和数据共享合作,推进产业数字化转型等数字技术工程服务能力输出,为全省、全国数字经济发展赋能。积极参与国际数字经济伙伴关系建设,加强数字经济领域国际合作与交流。责任单位:市商务局、市发改委、市经信局、市科技局等

 

 

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发展目标分解表


附表

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发展目标分解表

(单位:亿元)

    

2021

2022

2023

2024

2025

2026

责任单位

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占GDP比重

6.9%

8.0%

10.5%

13%

15%

>15%

市经信局、市发改委市数字经济局

数字制造业(营收)

3588

4000

4700

5300

6000

7000

市经信局

集成电路

461

500

600

720

850

1000

新型数字元器件(组件)

1299

1350

1550

1830

2100

2500

数字智能终端

889

1050

1250

1350

1500

1700

电子信息材料

939

1100

1300

1400

1550

1800

数字服务业(营收)

1366

1700

2100

2700

3400

4000

市发改委、

市服务局

互联网及软

件信息服务

软件与信息服务业

185

220

350

500

750

1000

市经信局

数字科技

7

10

20

40

70

100

市科技局

数字金融

——

1

10

30

70

100

市地方金融

监管局

数字产品与

互联网批零

数字产品与

互联网批零

656

900

1100

1400

1700

2000

市商务局

数字内容

数字媒体、

数字影视等

24

30

50

80

110

150

市委宣传部、

市文广旅游局

数字广告

270

320

350

400

450

500

市市场监

新型数字设施建设与传输服务

170

210

230

250

270

300

市通信管理局、

市文广旅游局

 



无附件
无附件
无附件
无附件

未收到反馈意见。

附 件 无附件
公众意见